★焦虑的根源是内在心灵总是被否定和质疑,导致内心不踏实,承受力很差,总是莫名担心,总感觉会出问题,害怕出问题,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到位,总害怕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心理空虚感太多容易心慌不安。这方面的咨询需要改变思维模式,正确的思维模式开始为心灵服务,建立安全感,发展稳定的内在自我感。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咨询,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或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咨询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咨询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咨询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症测试
“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分;“小部分时间”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为4分。共20题。答案附后。
1. 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4. 我觉得可能要发疯;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 我手脚发抖打颤;
7. 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9.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地坐着;
10. 我心跳得很快;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2.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13. 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14. 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15. 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 我常常要小便;
17. 我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18. 我脸红发热;
19. 我容易入睡并且睡得很好;
20. 我做噩梦。
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焦虑症测试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案例一、焦虑症-强迫思维-总是很心慌-快乐感很少-与人相处时无法投入感情-感觉游离在大家之外心理咨询案例-在家里也不踏实-看电视也无法专心投入-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提不起兴趣-别人来家里做客都很慌乱-坐在一起聊天很不舒服-无法像别人那样有说有笑-和大家格格不入的感觉-无法融入大家的快乐中-脑子里想法念头特别多-无法控制停不下来-每天都在胡思乱想
一 、咨询者情况简介
咨询者,女,28岁,已婚,在家带孩子;因心理不踏实、总是不停的胡思乱想、没有快乐感、与人相处无法融入、兴趣缺失等问题而参加心理咨询。咨询者小时候父母离婚,从记事起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和妈妈基本没有什么来往,爸爸在外面打工,都是过年才回家几天,父亲不爱说话,比较内向,和她的沟通很少,过年那几天比较快乐,爸爸会给她买一些衣服和零食;爷爷奶奶对她妈妈很反感,连带着对她也经常否定责备,他们和叔叔在一个院子里住,和叔叔家的孩子闹矛盾后,婶婶基本都会责备她,罚她干很多活,骂她不会当姐姐,处事很不公平;她小时候性格内向话少,比较胆小,感觉活的很累,在家里也不踏实,小学成绩不好,在班里基本不怎么说话,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也会经常说她像个哑巴,初中到了镇上读书,穿的衣服不好,什么都不如别人,有些自卑,害怕别人笑话,不敢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
初中毕业后就没有上学了,在家里帮忙干了两年活,每天要洗衣服做饭,还要照顾孩子,每天都很辛苦,还经常被指责没做好,过的很不开心,总想着出去打工;后来去爸爸那边打工,虽然也很累,但是感觉比在家里好太多了,工作很认真,但是和别人的交往比较少,无法和别人深入的交心,经常都是自己做自己的,除非别人主动找她说话,她才会和别人聊一聊,但都是很表面的,无法走的很近;饭桌上会比较拘束,不太放得开,在领导面前容易紧张,异性面前也很不自在,总害怕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人多的场合总是很不踏实,感觉自己融入不了,游离在大家之外,参与不进去,也没有什么话讲,很不喜欢自己这样,但是又改变不了。结婚后就开始带孩子,没有去工作,和老公的关系还可以,但是和其他人的关系就很一般,和公公婆婆说话也很少,和周围的邻居也很少说话,心理总是不踏实,路上都害怕遇到了尴尬,在家里也会心慌,做事情无法专心,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一些什么,反正就是很累。
这两年都过的不踏实,总是很焦虑,家里来客人了就很不舒服,坐着也不自在,就希望别人赶紧走,不敢和别人目光交流,害怕别人看出来她有毛病,对生活也没有什么兴趣,快乐感很少,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特别没有耐心,很容易发脾气,特别容易生气,有时候觉得自己和别人在一起格格不入,很反感自己的表现,很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连基本的说话都说不好,特别无能,睡眠也不好,经常早醒,然后就睡不着了。
二 、心理咨询师系统咨询简介
经过详细的会谈分析,咨询者的情况属于内在心灵被压抑否定控制后引起的抑郁焦虑强迫,以心灵不快乐没兴趣、心理焦虑不踏实、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与人相处无法融入感情等症状为主;人不止有外在自我,还有内在自我,内在决定着外在,如果内在心灵被压抑久了就会抑郁,内在心灵被否定多了就会焦虑恐惧,内在心灵被控制束缚多了就会强迫,外在症状的根源都在内在,而内在的压迫束缚控制和思维模式有关系,思维模式的形成和从小的成长经历有关系;经过了三个疗程一年的系统心理咨询,咨询者已经恢复了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在已经可以踏实的和别人相处。
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理解,可以参考这个例子:人就好比是一棵树,内在就是根部,外在表现就是叶子;心理健康的人是活在根部,心理很踏实和安定,外在的风吹雨打和枝叶摇晃他都不太会在意,会感觉外在的风吹雨打和枝叶摇晃是正常的,所以不太会被外界干扰和影响,而且会随心的从外在找快乐;但心理不健康的人,土壤和根不好,不安定,总是活在枝叶上,每天在意和控制着枝叶,当外在好的时候就没问题,一旦外在不好的时候,内在的不安就会暴露出来,心理就特别不稳定,容易被外界风吹雨打影响,长期活在外在,内在的本性和自我就缺失了,心理收缩后就放不开,不能自然而然、随心而发的与人沟通,心理经常敏感多疑胡思乱想,容易紧张心慌,容易追求完美,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害怕别人不好的评价和看法,不敢放开融入别人,不知道说什么,不能做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了后,心灵就会压抑焦虑,心灵的快乐感缺失,对生活的兴趣就会减少。
咨询者的内在心灵一直是被否定压抑着长大的,导致她的思维模式也会否定和压抑心灵,心灵得不到滋养,就好像根部得不到滋养一样,根不行,叶子肯定就不行,外在的表现就会出问题,而思维模式又是否定和控制外在的,越是否定和控制外在,心灵也就会越不安弱小,,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失去自我,无法随心的生活,而是刻意的活在外在,没有心灵的参与,就没有快乐,心灵的不踏实就会引起焦虑,焦虑不安就会一直胡思乱想,就会出现强迫思维,这类问题的咨询不是改变表面的症状,不是直接改变焦虑和强迫,而是需要让心灵恢复自由,需要关爱心灵,让心灵重新得到滋养,找到自我,恢复稳定的内在自我感。外在的症状虽然多,但是没关系,咨询是针对根源的,根源都是一致的。
生活需要心灵的参与,不然就如同“行尸走肉”机械般的活着,如果心灵被压抑和束缚了,只是刻意控制外在活着,控制自己融入别人,控制自己与别人相处,控制自己去和大家说笑,那不是随心而发的,而是刻意的,是不能长久的;咨询者这些年忽视了内在心灵,忽视了自我,心灵没有参与到生活中,心灵自由的感觉也缺失了,这样的状态不是改变外在表现就可以好起来的,而是需要真正的去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好好的相处,让心灵参与到生活中,让心灵重新得到安全感,心灵踏实安全了,才能放开去体验生活。咨询者经过咨询,已经逐步的恢复了自我,生活重心回到了内在心灵,开始做自己,用心参与生活,在正确的思维模式的服务下,心灵每天是踏实安全的,可以踏实的面对他人,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活,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
三 、润轩心理咨询中心祝福
【润轩心理:成长环境会决定人的思维模式】想象一下: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严苛的环境下,缺少肯定和鼓励,无论他取得什么成绩,父母都会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并要求他继续进步,会导致什么后果?很有可能,他会成为一个向外物寻求肯定的人。一方面,他有证明自己存在感、强化自尊的需求;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做到独立。
【润轩心理:思维模式会影响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所以,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并非真的是我们面临的困境,而是我们心中,对这些困境的恐惧、挫败感和不自信。这些因素,会盘旋在我们内心中,成为我们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塑造和扭曲着我们的认知。这就是许多压力和挫折感的来源。
【润轩心理: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把正确的思维模式规律,代入到情景中,去解读事物之后,接下来,就是不断地重复、强化,乃至把这个新的思维内化,彻底替换掉旧信念。这就是一整套直面内心,找到不当信念,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替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锻炼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一开始可能很难做到,不要急,慢慢来,这绝非朝夕之功。
案例二、焦虑症-心慌不安恐惧-每天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开会的时候头晕胸闷-总担心家人孩子会出事心理咨询咨询案例-心理总是在担心-孩子一出门就担心他会出事-遇到一点事心理就特别闷-呼吸都难受-工作中也变的很自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点小事就一下子很紧张-喉咙经常感觉不舒服-有什么东西堵着-身体总是很紧绷着很难受-有时候突然就觉得很害怕-对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没有兴趣-每天除了早上都很疲惫没有精神
一 、咨询者情况简介
咨询者,女,27岁,大学本科毕业,已婚,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在事业单位工作;因焦虑症、没有精力、心慌不安怕影响到孩子等原因而参加心理咨询。咨询者从小的家庭环境很好,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好,小学的时候成绩也好,人也很积极开朗,老师比较喜欢,和同学们玩的很好;初中的时候比较自我,思维模式比较偏激,总觉得别人都应该以她为中心,所以和同学们不太合群,看不起穿着普通和成绩差的同学;高中一开始有几个朋友,关系挺好的,后来发现不是真心的朋友,心理就开始排斥她们,闹了一些矛盾,最后关系也不太好了;大学她就很注意和别人处理关系,比较顺从和包容舍友,关系处理的好了一些,不过她心理有时候感觉是委曲求全,不是真实的自己,又不敢和别人发生矛盾,怕和中学的时候一样。毕业后到了事业单位上班,一开始挺好的,可慢慢的感觉大家都挺有心计的,她觉得自己不够稳重,不够成熟,总怕说错话,见了领导别人有说有笑的,可她总是做不来,心理经常否定自己,不认可自己;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她的发言有些语无伦次,心理就特别慌乱,从此就开始经常焦虑,经常心慌不安,遇到一点事情就很紧张,怕自己做不好。
现在咨询者焦虑的症状已经两年多了,每天都会胡思乱想,越来越自卑,对很多事都不敢去做,总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特别是开会的时候,心理特别闷,头也不清醒,思维都很乱;现在总是担心孩子会出事,怕他摔着碰着,没事做的时候,总感觉喉咙有堵塞感,特别不舒服;工作有时候头脑不清醒,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心慌的不行,以前挺开朗的,现在很内向,也不太会说话了,有时候别人说的话都听不太懂;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舒服一些,可一开始担心和乱想,身体就很累,绷紧了。
咨询者的情况属于焦虑症,也有一定的恐惧症状,其根源是内在自我的缺失,没有稳定的自我感后造成的。内在自我是支撑外在生活的基础,内在自我薄弱了,外在的生活就会发生混乱,没有稳定的自我感,就不知道外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咨询者没有内在自我的支撑后,不敢肯定自己了,而生活又需要她肯定自己独立的做一些事,这个时候,内在心灵的虚弱就开始爆发了;而咨询者的内在自我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发展起来,从文化、自信、思想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积累。
二 、咨询者详细情况自述
我小时候很自信,也可以说有些自负,我小学在班里都是名人,成绩好,唱歌好,跳舞好,我妈妈和老师还是同学,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以我为中心,我很开朗积极,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在家里也是,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宠着我,我要什么他们都会买给我,可能就是那时候太过了,让我以为什么都可以拥有。
初中就有点不好,同学们不再以我为中心了,我还傻傻的以为自己很重要,就经常无谓的发脾气,后来她们都不和我玩了,可我也不在乎,就和我同桌,还有几个男同学一起玩,成绩也变差了,那时候对一些穿着差的同学有歧视,对一些成绩差的人也很看不起,这种想法一直到大学都有,我现在知道是错的。高中一开始挺好的,交了好几个朋友,经常一起吃饭一起玩,我有什么心里话都对她们说,后来发现她们几个有些事瞒着我,有个朋友就告诉我,她们并不把我当真心的朋友,经常在宿舍里面说的不是;我就很气愤,就故意的排斥她们,找她们麻烦,每天都以看不起她们战胜她们为目标,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很傻。高三没考上大学,还复读了一年才考上,复读班里的人都不认识,因为是外地,我也没怎么和她们相处。
到了大学我就觉得自己应该改一改自己的性子,因为我一直没有真心的朋友,可能是太目中无人了,我就变的小心翼翼,对别人的无理要求都要顺从,别人拿我的暖水瓶,我都告诉自己要包容她们,其实心理挺不情愿的,凭什么呀,可又不敢说,我一直这么委曲求全的过来的,和舍友的关系也只是不冷不热,没有太好也不坏吧;大学过的没有什么大的感觉,什么也没学会,朋友也都是很普通的关系,快毕业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失败,心情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太好。
毕业后我考上了一家事业单位,我就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能够亲密了,也不太敢得罪人,就像大学里一样的活着了,可是我发现,这里的人都是老油条,个个都有心计,话里藏话,我和他们在一起,就显的很不成熟,一点都不稳重,被笑过几次之后,就总怕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那时候就有点焦虑;有些人见了领导,特别能说,把领导夸的像一朵花似的,很会讨好人,可我就不会,什么都不行,话也不会说了,还有点紧张。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我忘了准备,而科长正好不在,要我做报告,那次人很多,我都不知道说什么,语无伦次的说了一些,领导的脸色不好看,我觉得自己特丢人,虽然事后科长也没说什么,可我心理一直放不下这件事。就是这件事后,我的焦虑开始加重了,经常开会的时候心慌不安,平时遇到一点小事都紧张的不得了,总害怕自己做不好。
这样已经两年多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到我的孩子,我怕他的心理受到影响,孩子一不在我跟前,我就总担心他出事,有时候老公带着孩子出去,我就担心他们俩一起出事,心慌的坐不住,每天都很自责,可又不知道怎么办,吃药也好不了,吃的那几天好些了,可一停药又这样了,老公又不让我一直吃,哎。现在每天总是胡思乱想,我发现我以前的自信都没有了,大学的时候还有点自信的,现在什么都不行,总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比我强;现在身体也不舒服,总是没有精力,喉咙也不舒服,早上还好点,一到单位就严重了;我的思想好像退化了,做事情的时候没有条理,脑子里有时候比较乱,不清晰,说话也说不好,还经常担心别人话里有话我听不出来。还有就是开会的时候特别紧张,每次都要提前准备好久,特别怕自己忘了什么。
老公也经常开导我,可是不行,我当时觉得说的对,后来又不行了,一点点小事都会让我觉得天要塌了,有几次紧张的头都有点发抖,木木的感觉。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了,还能好吗,都不想活了。
三 、心理咨询师系统咨询简介
经过详细的心理会谈和分析测试,咨询者的情况属于中度的心理问题,以焦虑症状为主,伴随着恐惧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咨询者问题的根源是内在自我的缺失造成的,自我感极度的不稳定,外在的“风雨”变大之后,内在心灵太弱小,支撑不起来外在,再加上咨询者的思维模式思想并不成熟,就会陷入对外在生活的不安和紧张中。经过了两个疗程八个月的心理咨询辅导,咨询者掌握了和谐自然、符合规律的思维模式,有了成熟独立的思想,在正确的思维模式下,发展起来了稳定的自我感,内在自我稳定后,外在生活中,就可以平常心自然的面对了,最终恢复了健康的心理状态。
咨询者初中的时候,陷入了外在人际关系的纠葛中,并没有安静下来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所以初中开始内在自我就开始虚弱了;到了高中之后,咨询者依然是陷入外在,内在心灵的成长依然很少。一般来说,一个人内在心灵的成长,可以通过读一些文学著作、看一些心灵教育方面的电视、看一些对心灵有触动的文章等等,从而可以逐渐的认识自己和社会,让内在心灵得到感受和感悟,逐步的安定下来,感悟人生积淀自我;这样就可以形成健康的思维模式,让思想成熟,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展现出来,真实的活着,最终把自我感发展起来并融入生活,这样以来,到了大学或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生活,在自我感的把握下,和朋友同事就可以随心自然的相处。可咨询者高中的时候自我感并没有发展,思维模式依然不成熟,内在自我成长的不够,所以大学的时候,不但不能继续发展自我感,相反,在错误的思维模式下,大学四年做的不是真实的自我,不是随心而发的活着,而是过分的控制和在意着外在,胡思乱想下,外在的自信也都慢慢的消失了。
工作之后,没有成熟独立的思想,没有稳定的自我感,咨询者就没有办法融入群体中;在突然遇到需要她发言的时候,她会没有条理,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会产生负面偏激的想法和感觉,然后外在的挫折会让内在心灵更加不安,心理开始焦虑;如果是在学校的话,外在的压力小,慢慢心灵就不那么焦虑了;可是在工作中,环境压力比较大,咨询者心灵的焦虑不但无法化解,反而越来越明显,外在生活中越来越否定自己,内心越来越担心,慢慢的就泛化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了。比如对孩子安危的焦虑,对小事情的焦虑,总怕自己出错,每天心慌不安的生活,其实都是心灵不安过分控制外在,时间久了之后,肯定会很累,因为心慌的情况下神经是紧绷的,一点小问题都会让神经很紧张,紧张的时候人肯定就会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而且会想到很多负面的,让心理的压力更大了。这样过了两年多,咨询者就会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有了一些抑郁的症状,毕竟每天心慌的活着,谁都感觉没意思。所以咨询的时候需要让咨询者发展起来她的内在自我,内在自我发展起来了,才能够稳定的支撑外在自我。
心理咨询师系统的咨询步骤:
第一步:分析问题根源和分析咨询方向:疏导咨询者的成长经历或者事件的整个过程,找出冲突点,整体的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辅助咨询者理解和感悟整体的咨询方向。同时与咨询者者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需要调整咨询者的身心状态,传授一些身心训练技巧,让咨询者初步的安定和真实。
第二步:建立和谐自然、符合规律的思维模式体系。与咨询者一起分析冲突所引起的偏激思维模式,启发咨询者从深层意识和表层意识对偏激极端思维的觉知,并辅助咨询者建立自我和合思维系统,让咨询者可以从和谐自然、符合规律的心态下思考问题,并作出明确的自我定位,心灵立足、安定和真实后,逐步的成熟看透脱离外在。从思想层次上面发展内在自我。
第三步:化解内心世界的冲突,建立内在自我体系。通过心理咨询技术沟通意识和潜意识,化解冲突,疏导压抑能量,建立自我和合体系;运用各类心理技术,疏导内心世界,在内心世界里建立咨询者的自我和合体系;现实环境往往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所以咨询者需要作出改变现实不良环境的有效计划,开始发展自我感。
第四步:整体发展内在自我感。激活灵性的和合感觉,变成一个自我和合的人,提升心灵的层次和境界: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发生冲突而造成灵性的丧失,人就会变的教条、刻板、追求完美、患得患失;当灵性基本完全丧失时,心理障碍就产生了;所以最后必须注入灵性,才是从根本上咨询心理问题;每个人的灵性需求与他的内心感受息息相关,我们会在咨询中逐步的发现整理,并通过咨询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升心灵的层次和境界!
四 、润轩心理咨询中心祝福
自我心理体系:建立和谐自然、符合规律的思维模式体系和自我感体系——生命必须有缝隙,阳光才能照的进来。可惜,有些人思维模式负面偏激,违背了规律,把生命的色彩都封堵到了心灵之外;有些人,为了不受伤,在心灵四周层层设防,心灵便活在孤独和黑暗里;有些人,为了虚荣心,痴心于外在生活的好坏中,内在自我却越来越弱小了;当有一天,外在受挫之后,他才会发现,内在自我支撑不了外在生活了,心理问题就出现了。掌握和合规律,思想思维成熟,心灵安定真实,自我感稳定和谐,让温暖的阳光自然的照射进来,让优美的自我感随心的散发出去。我们的心灵都可以很美!(转载请注明来自“润轩心理咨询咨询中心”)
更多案例请点击案例查看。
润轩心理网址:www.runxuan.org ;咨询电话:13396559345,0571-86044651;咨询QQ:1043795473;微信号:13396559345。
润轩社区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 联系电话:13396559345 微信号:13396559345 浙ICP备16007502号-1 |